ISA:大学生生活分等级共分七档,多数人都在第三档,最后一档叫人羡慕

在学生眼中,大学校园简直是乌托邦一样的存在,因为现阶段学习所受的辛苦都是为了考上大学后解脱,而在家长和老师嘴里,大学的自由和精彩也令学生十分向往。

大学的自由除了没有家长在身边约束,还在于大学生可以自由的支配时间,生活方式和开销,跟从前买什么都要经过家长首肯不同,大学生每月的生活也是提供自由的来源。

不过关于生活的话题大学生和家长总是无法统一,多数家长没上过大学,不知道究竟该给多少才合适,经常上网求助这个问题,其实有人统计过大学生的生活费情况,大致可以分为这么七个等级。

大学生生活分等级共分七档,多数人都在第三档

第一二档在当今时代是不太常见的,一档500元一下,二挡则是500-1000,如果是在80年代这个生活费水平或许还可以,放到现在基本上就属于“赤贫”阶段了,这点生活费如果大学生不勤工俭学贴补,连吃饭都成问题。

Visa面向大学生推出加密货币开发计划:3月15日消息,根据一份公开的招聘启事,Visa正在面向大学生推出加密货币开发计划Crypto Development Program,面向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毕业的本科生。该计划是一个为期18个月的轮岗开发体验,旨在为Visa现在和未来建立一个熟练的加密货币团队。入选者将体验三种业务轮换,分别为加密产品、加密解决方案和数字合作伙伴,并将在DeFi、NFT、稳定币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等特定领域建立专业知识。

Visa表示,该计划支持Visa的使命,即建立强大的入门级人才管道,在加密领域拥有深厚的主题专业知识。[2022/3/15 13:57:08]

声音 | 网络安全公司Vectra:大学生挖矿易遭受黑客恶意攻击:据Cryptoglobe消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毕业生Patrick Cines近日透露,他在本科期间用加密货币挖矿获取收入。对于这种现象,网络安全公司Vectra表示,大学生进行加密货币挖矿易遭受黑客的恶意攻击。黑客可能会利用大型挖矿机器对其发起网络攻击,劫持他们的计算机资源。[2018/8/13]

多数大学生的生活费水平应该都处于第三档,每月1000-1500元,1500是个坎,很多家长都是照着这个标准给大学生,对于三线城市普通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这个水平勉强够,偶尔还能外出聚餐逛街,要是有计划外开支就不够了。

美华裔大学生投资虚拟货币赚近20万美元 足以缴付4年学费:据《纽约邮报》报道,在美国念大学大不易,许多学生必须靠打工或学贷解决学费问题,但22岁华裔学生陈柯尼(音译),却因投资虚拟货币——比特币获取了一笔足以缴付4年美国大学学费的资金,陈柯尼,去年2月始投资比特币,他先投资5000美元,接着比特币币值一路狂飙。直至去年底,陈柯尼的比特币增值到20万美元,足以负担4年大学学费。陈柯尼投资成功,得归功于同学研究出的演算法,据说共有15人在该学生的操盘下大赚一笔。[2018/2/22]

第四档是1500-2000元,评级却勉强算小康,其实很多在第三档的大学生不到月底就把生活费花光了,提前和家长预支,算下来每月生活费差不多也是2000左右,买东西时稍微能滋润一些。

大学生创建数字货币对冲基金:纽约大学学生Leo Tulchin和合伙人Brandon(不具姓)成立了Trace Capital,是一个数字货币对冲基金。该合资企业目前为15名左右投资者的小团体,管理大约30万美元,使用算法来预测比特币,以太坊和莱特币等大型数字货币的价格变动。 该算法已被证明是比较成功的,Trace Capital的创始人已经收到了收购要约,但两人不打算出售公司。[2018/2/20]

第五六档是2000-3000元每月,这个档次的生活费已经很可以了,通常都是在一线城市或者民办院校读书的大学生才有的待遇,因为本身家庭条件不错,再加上学校周边物价也高,平时花钱不用斤斤计较,每月都能实现买衣服自由。

最后一档当然是让人最羡慕,每月生活费超过三千块,这个水平基本上比很多刚就业实习的大学生月薪都高,就算天天不吃食堂叫外卖也负担得起,还能偶尔给室友同学们一些小惊喜,自己生活滋润不说,在朋友眼中也是“小富婆”一样的存在。

根据生活费等级的划分,可得知的一些信息

七个档次代表大学生不同的生活费状态,也能解答一些家长在斟酌多少生活费合适的问题,大学生生活费多少,首先肯定还是要结合家庭情况决定的,给大学生每月500生活费的家长并是抠门,而是能力如此,大学生也没办法强求,家境富裕的当然愿意给多少都没问题。

排除这两种极端情况,普通家庭家长则要考虑现实的因素,比如说大学生在哪里上大学,如果是北上广深这样的超一线城市,每月1500大概是不够的,此前有一位刚上大一的女生列了分清单,如果想保证质量稍微好一点的生活,除了吃穿还有社交购物等情况,每月生活费所需超过了三千块。

除此之外院校和专业的选择也是参考生活费的因素,艺术院校的学生家境普遍都好,消费水平也高,家长再拿普通院校每月以前的标准要求学生就有点苛刻了,而有些专业本身比较烧钱,经常需要自己购买学习所需的用具,也需要额外的经费。

还有大学生的个人情况,高中阶段家长禁止学生谈恋爱,却希望孩子能在大学校园里找一个稳定的对象,毕竟大学里都是同龄且同样学历背景的大学生,出了社会后就不好说了,可谈恋爱也费钱,这点家长也要理解孩子。

关于生活费问题,家长和大学生要相互理解

家长要理解大学生在校生活不是只有吃方面的开销,大学生是成年人了,也需要参加一些活动来拓宽社交人脉,况且不是所有大学的食堂都很便宜,大学生也有购物需求,所以要理解大学生为什么每月一千多的生活费不够。

家长理解大学生,反过来大学生也得理解家长,多数大学生都来自普通家庭,家长们的工资不多,供大学生读书这么多年已经很辛苦了,大学生应该予以体谅,如果家境属实一般,大学生就要在花销上自己多控制,不买不必要的东西,以吃穿学习为优先,钱要花在刀刃上。

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且已经成年,如果觉得生活费不够可以自己去赚,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兼职或创业,提前收获第一桶金,大学生应该朝着这个方向思考,而不是一位的要求家长提高生活费。

今日话题:您家孩子的生活费在哪一档呢?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0ms0-0:52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