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数字人民币推广至今,为何不温不火?5大问题有待解决

2019年,数字人民币正式出台,刚开始只是在深圳、广州这些大城市试点,但到了现在,几乎所有省份都已经支持数字人民币。

数字人民币刚出来的时候,许多专家都预测未来数字人民币将取代现金、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成为未来移动支付的主流。

确实,数字人民币有许多优势,比如数字人民币等同于现金,具有官方权威性;此外还不需要手续费,支持在无网络的情况下使用等。

东吴证券率先上线证券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金色财经报道,1月16日,东吴证券联合中国银行,正式上线投顾产品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当天上午10点,在东吴证券苏州相城采莲路营业部,客户吴女士使用东吴证券“秀财APP”,通过中行数字钱包成功购买了投顾理财服务产品,这也是全国首例将数字人民币应用于证券领域。[2023/1/17 11:15:07]

但是为何拥有这么多优势,4年过去了数字人民币依旧是不温不火呢?笔者认为主要有5个原因。

邮储银行成功发放数字人民币汽车消费贷款:金色财经报道,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日前在陕西省成功落地全行首笔数字人民币汽车消费贷款放款及受托支付业务。这标志着邮储银行数字人民币应用在信贷业务领域取得新进展,也进一步拓展了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据了解,个人客户在邮储银行合作机构的汽车销售平台选择购车方案后,可在邮储银行手机银行提交贷款申请,邮储银行线上审核通过后,贷款资金将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至客户个人钱包,并实时受托支付至合作方对公钱包,完成购车流程。客户后续可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到期自动还款或在线自助提前还款。(中国证券报)[2022/7/8 2:00:01]

第一个原因,是对于隐私的担忧。

京东数科数字人民币消费战报:近20000笔订单通过数字人民币支付,首单仅0.5s:12月12日消息,京东数科发布数字人民币12.12电商平台消费战报,从12月11日20时-12月12日20时的24小时,在京东场景有近20000笔订单通过数字人民币支付,其中最大单笔线上支付金额超过1万元。全国首单电商平台数字人民币消费诞生于11日20:00:02,来自苏州的一位90后消费者在京东商城下单,并通过数字人民币支付,支付过程耗时仅0.5s,与现有支付方式体验一致。(财联社)[2020/12/13 15:01:21]

数字人民币具备可追溯性,许多居民都会担心自己的消费是不是每笔都会被记录下来,如果这些信息意外泄露了,肯定会对自己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建行“数字人民币钱包”一类钱包余额上限50万元,单笔交易限额5万元:建行“数字人民币钱包”今日已上线,仅限部分测试地区开通。建行APP显示,“数字人民币钱包”(一类钱包)余额上限为50万元,单笔交易限额为5万元,日限额为10万元,年限额为50万元。

“数字人民币钱包”服务协议指出,“数字货币钱包”类型可分为一类钱包、二类钱包、三类钱包和四类钱包。二类钱包余额上限为1万元,单笔支付上限为5000元,日累计支付限额为1万元,年累计支付限额为30万元;三类钱包余额上限为2000元,单笔支付上限为2000元,日累计支付限额为2000元,年累计支付限额为5万元;四类钱包余额上限为1000元,单笔支付上限为500元,日累计支付限额为1000元,年累计支付限额为1万元。[2020/8/29]

也正是出于对隐私的担忧,让促使许多居民不愿意使用数字人民币。

第二个原因,是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场景依旧不多。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截止2022年末,深圳市支持使用数字人民币的场景只有129.9万个,苏州只有90万个,这还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绝大多数城市的支持使用场景都低于50万个。

这显然对居民的日常消费不方便,你出门买个菜,去便利店买瓶水,这些日常使用场景都不能用的话,居民肯定会更倾向于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

第三个原因,是数字人民币缺乏理财功能。

目前主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比如支付宝和微信都拥有理财功能,例如支付宝的余额宝,微信的理财通,居民可以将钱存在里面,在不影响消费的前提还能拿到一笔额外的利息。

这个优势显然是数字人民币没有的,数字人民币只有支付结算功能,这也意味着将钱放在里面是没有任何收益的。

第四个,是消费者已经养成了使用习惯。

以支付宝和微信为例,这两家平台已经拥有了超过10年的历史,大多数消费者都已经习惯了使用这两家支付平台,产生了路径依赖。

同时对比起来,数字人民币的优势并没有比第三方支付平台突出太多,既然没有足够改变居民消费习惯的优势,那么居民肯定更倾向于使用习惯了的支付平台。

第五个,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力度不大,吸引力也不够。

我们都知道,支付宝和微信当年为了吸引更多用户,推出了一系列的推广活动,比如返还现金、支付红包等。

也正是这些大力度的推广活动,才为支付宝和微信吸引到了大量用户,并随着用户群体的增大,用户逐渐习惯了使用这些支付平台。

而反观数字人民币,尽管刚出来那会有不少银行推出了返还现金红包之类的活动,但仅仅持续了一会,就再也没了声音。

想要让更多人使用数字人民币,肯定需要先累计大量的用户,这需要长期的大力度推广,让居民尝到了使用数字人民币的实惠,才可能会继续用下去。

长期下来,数字人民币才能逐渐拥有一批忠实使用者,后面才会有更多商家考虑开通数字人民币的支付场景,这是一个正向循环,显然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没有做到这点。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15ms0-0:45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