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智能:阿里云外部投资者成迷!中国运营商云业务发展强劲,可能并非首选

2023年5月18日,在阿里巴巴2023财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阿里巴巴计划通过向股东分配股息的方式实现对云智能集团的拆分,“目的是为了使其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阿里巴巴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完成拆分,并将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

这一决定被认为是为了解决阿里巴巴云业务不确定性的举措。不过,这也引发了进一步的问题,例如谁将会对阿里云进行投资,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是否会投资阿里云等。

由Omdia资深首席分析师杨光撰写的这份报告对其中一些观点进行了探讨。总而言之,阿里巴巴可能会招揽一个或几个国有背景的合作伙伴投资其云业务,但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可能并非首选。

阿里云西城:数字经济时代需特别注重生态基础设施稳健和安全的建设:IPFS100.com报道,9月20日,由节点咨询主办的“DeFi崛起 引领数字经济新思潮”论坛在厦门举办。阿里云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西城进行了《分布式存储与全球加速网络》的主题演讲,主要结合DeFi和IPFS介绍了阿里云在数字资产行业所做的新基建。他表示,IPFS的蓬勃发展要从建立其云计算能力的广泛接入、实现资源的动态创建和弹性可扩展,以及规范安全治理体系和隐私保护三个方面入手,来保障生态基础设施的稳健和安全的建设。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和数据分析,介绍了阿里云在新基建方面的布局,西城表示,阿里云已经从技术、产品、商业、生态技术四个方向做了不错的尝试,希望能用阿里云新基建给行业生态添一把火。[2020/9/20]

声音 | 阿里云中国区副总裁:阿里正输出区块链等前沿技术 把重庆打造成为“数字城市标杆”:据重庆晚报报道,阿里云中国区副总裁陈斌表示,阿里巴巴作为领先的科技公司,正通过从农村到城市、从线上到线下,输出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把重庆打造成为“数字城市标杆”。[2019/7/17]

Hyperscalers在中国云市场停滞不前,而电信运营商却势头强劲

互联网和信息服务企业是中国公有云服务的主要客户。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互联网和信息服务企业占2019年中国云原生服务客户的60%左右。快速增长的消费者互联网服务推动了对云服务的需求,并为阿里云和腾讯云等中国云服务巨头企业创造了巨大的机会。

不过,自2020年以来,消费者互联网服务的增长大幅放缓。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这些热门应用的用户在2022年仅增长了3-6%,明显低于前几年。这削弱了对公有云服务的需求,给阿里巴巴和腾讯的云业务带来了压力。

动态 | 阿里云联合支付宝共同研发的区块链医疗解决方案正式应用于武汉中心医院的电子处方:据新浪财经报道,4月8日,首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举行期间,阿里云宣布其联合支付宝共同研发的区块链医疗解决方案已经正式应用于武汉中心医院的电子处方,武汉市中心医院也成为首家应用该技术方案的“未来医院”。据了解,该区块链医疗解决方案基于阿里云区块链服务(BaaS)和支付宝的蚂蚁区块链技术,能够打通医院开具处方、药师审方、药品配送、药品支付、流程监管等多个环节。[2019/4/8]

新冠疫情刺激了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远程办公应用程序用户数量从2020年6月的1.9908亿增加至2022年12月的5.3962亿。《2022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显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从2018年的0.6811提高到2022年的0.8119。

动态 | 阿里云发布企业级BaaS服务:8月3日,阿里云宣布推出企业级区块链服务(Blockchain as a Service,以下简称BaaS),支持一键快速部署区块链环境,实现跨企业、跨区域的区块链应用。阿里云BaaS广泛适用于商品溯源、供应链金融、数据资产交易、数字内容版权保护等领域。[2018/8/3]

这些发展对云平台产生了新的需求。然而,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通常倾向于使用私有云或混合云来保证数据安全。此外,一些工业用例需要边缘云来实现低延迟。在这些场景中,电信服务提供商往往比Hyperscalers更具竞争力,因为他们愿意接受私有云和混合云相较于公有云更低的利润率。他们还拥有更丰富的边缘计算资源。例如,中国移动在其2022年中期报告中透露,2022年上半年,私有云收入占其行业云总收入的40%。截至2022年底,中国移动已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1000多个边缘计算节点,并在重点城市区域实现了1毫秒的时延。

阿里云AI首席科学家闵万里:区块链的技术值得研究,但需要时间沉淀:阿里云AI首席科学家闵万里接受专访时认为,“极度狂热后,必然会迅速冷却,区块链概念持续火爆,主要原因在于有人从中牟利,且存在以讹传讹的现象,很多人会陷入一个非理性的状态,投机者最终留下的是一片废墟。但是,区块链的技术值得研究。闵万里说,长久以来,信任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该技术或许可让人们的信用体系逐步完善,但还需要时间的沉淀,“我对这项技术还是保持非常开放的态度”。[2018/4/19]

监管措施和环境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电信运营商在中国云市场的地位。2020年底,中国对网络平台实施了更严格的监管。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反垄断调查,暂停蚂蚁集团的IPO,推出数据保护和推荐算法的新法规等,都限制了中国Hyperscalers的扩张。另一方面,作为国有企业,中国电信运营商很容易获得政府支持,并赢得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客户的信任。

过去几年,中国电信运营商的云业务发展势头强劲。三大电信运营商均在2022年实现了三位数增长,而阿里云在2023财年仅增长了4%。图1显示了中国市场主要厂商的云业务收入。

图1:中国市场主要厂商云业务收入。注:数据基于企业财报,美元/人民币=6.9.

资料来源:Omdia。

由于腾讯云尚未披露其云业务收入,所以该公司未包含在图1当中,不过,腾讯在其2022年年报中表示,“由于我们主动缩减亏损活动,企业服务收入同比下降”。

2023年3月,中国电信宣布其2023年的云业务收入目标为1000亿元人民币。2023年4月,中国移动宣布了云业务三年增长计划。其目标是到2025年达到150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这意味着自2022年以来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40%。这两项公告都显示了中国电信运营商在云业务方面的雄心。

Hyperscalers正在行动

为了捍卫自己的市场地位,阿里巴巴和腾讯改变了战略。例如,国有企业或地方政府的云项目通常需要定制开发来满足其特定需求,这降低了供应商的利润率。因此,阿里巴巴和腾讯采取“被集成”的方式与电信运营商合作,而不是自己竞标项目。这种做法可以帮助他们保持在市场上的地位,同时维持合理的利润。

与此同时,中国Hyperscalers大幅降低了其公有云服务的价格,并启动了成本优化流程。2023年4月,阿里云和腾讯云宣布将其公有云服务价格分别下调最高达50%和40%。此外,据中国媒体报道,阿里云可能会进行裁员。

此次分拆是阿里巴巴的最新举措,可能也是应对其云业务所面临挑战的最关键一步。此次分拆可能会缓解政府对阿里巴巴作为一个企业集团可能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影响力过大的担忧。这可能最终说服政府解除严格的监管政策。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可以借此机会为其云业务引入一个或多个具有国有背景的战略投资者。国有背景股东可以帮助阿里云获得大型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客户的信任,这对于阿里云在中国云市场重新获得增长势头至关重要。

Omdia观点

中国社交媒体上已经开始讨论中国电信运营商投资阿里云的可能性。从服务互补的角度来看,这个想法听起来很合理。Hyperscalers的研发能力和丰富的应用生态系统可以与电信运营商强大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客户关系相辅相成,形成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最近,腾讯和中国联通成立了一家专注于边缘云和内容分发网络的合资企业,这是前述互补性的一个例子。

不过,阿里巴巴的情况可能与腾讯和中国联通有所不同。腾讯和中国联通是中国云市场的追随者。因此,他们可以迅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市场领导者展开竞争。然而,阿里云无疑是市场的领导者。它已经与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其数据中心互联也严重依赖于所有三家运营商的骨干网。因此,对阿里云来说,一个聪明的做法可能是与这三家电信运营商保持同等距离。另一方面,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都在云业务方面投入巨资,正迅速逼近阿里巴巴的市场领导者地位。考虑到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复杂的组织结构,如果中国移动或中国电信投资阿里云,其云业务与阿里云的协调并非易事。

因此,阿里云似乎更有可能尝试吸引云服务或电信服务领域之外的国有背景战略投资者。地方政府也可能是一个候选对象。同时,中国电信运营商也有可能想要投资阿里云。在这种情况下,电信运营商更有可能采取联合行动,对阿里云进行等额小额投资。

C114通信网艾斯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15ms0-0:55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