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蜂巢能源携手华为要建电池区块链5G平台产业链 影响几何?

1月8日,中国动力电池高端新势力代表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蜂巢能源”)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签约,双方将打造全家首家新能源电池区块链5G平台。

据悉,华为将向蜂巢能源提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服务;蜂巢能源则提供相关业务场景,双方将共同探讨合作开发新能源&储能大数据平台。

具体来说,华为根据蜂巢能源业务和项目的信息化建设诉求和进度,提供业务系统架构设计、系统云化实施、数字化智能化的平台建设以及5G、AI平台、区块链服务及其他PaaS类服务的能力支持。

观点:BAYC NFT的地板价跌至近两年新低,引发了对藏品价值的质疑:金色财经报道,专家表示,本周Bored Ape Yacht Club NFT的地板价跌至近两年来的最低价格,引发了藏家对该藏品价值的质疑。但地板价只是用于评估NFT的一个指标,评估NFT的价值还有其他重要因素。与此同时,随着创作者、平台和收藏家继续就此事发生争执,本月NFT版税支出有所下降。[2023/7/8 22:25:22]

而蜂巢能源则在自身所积累的相关数据应用能力和经验的基础上,将借助华为云在数据治理、大数据分析方面的专业能力,推动电池管理系统数据价值的更好转化。

Coinbase在以太坊主网上推出了钱包即服务(WaaS):金色财经报道,Coinbase高级软件工程师在社交媒体上称,今天对我们的团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我们在以太坊主网上推出了钱包即服务(WaaS)。我们相信该产品将成为下一波“默认上链”企业的关键。WaaS 提供的 5 个主要功能包括:

1.基于MPC的密钥管理 ;

2.密钥导出、备份和恢复;

3.支持以太坊主网访问;

4.MPC交易协调;

5.支持ERC-721和ERC-1155。[2023/5/24 15:21:59]

此外,双方还将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和联合创新小组,对梯次电池的相关业务、储能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控制策略优化及后续相关算法诉求进行合作,加快蜂巢能源相关AI场景的研究落地。

梅赛德斯-奔驰正为其子品牌申请NFT相关商标:金色财经报道,美国专利商标局商标律师Mike Kondoudis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梅赛德斯-奔驰或将进军元宇宙领域,该公司已经为其子品牌申请相关商标,包括:NFTs、虚拟服装+商品、金融服务、加密货币交易。[2022/12/19 21:54:34]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蜂巢能源相关高层曾表示,公司计划在2022年下半年申报科创板,第一轮融资正在按照计划开展,投资方来自于长城体系之外的各个领域,包括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基金以及纯商业化公司等。

去中心化社交ID平台Quivr完成355万美元种子轮融资,腾讯联创Jason Zeng参投:8月23日消息,去中心化社交ID和验证平台Quivr宣布完成355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Infinity Ventures Crypto领投,腾讯联合创始人Jason Zeng、C2 Ventures、Sfermion和FBG Capital参投。

Quivr通过与不同社交平台(即Twitter、Spotify、LinkedIn等)相关的应用程序来验证消费者的线上足迹并发布验证徽章,这些徽章会被铸造到其个人 NFT中并记录在区块链上。(Global Online Money)[2022/8/23 12:43:04]

据公开资料显示,蜂巢能源成立于2018年2月12日,法定代表人为唐海峰。根据股权穿透图,保定市长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城控股”)通过保定市瑞茂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下称“瑞茂咨询”)控制着蜂巢能源97.83%的股份,而长城控股的实际控制人为魏建军。

值得关注的是,长城控股还通过保定创新长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控制着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城汽车”)56.04%的股份。

图片来源:天眼查

公开资料显示,长城汽车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集体所有制汽车制造企业,也是国内首家在香港上市并融资33亿港元的汽车企业。在2019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中排名第84位。

据蜂巢能源官网显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自2012年起开展电芯的预研工作,2016年12月成立电池事业部,2018年2月独立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致力于下一代电池材料、电芯、模组、电池系统、BMS储能系统和太阳能技术的研发、制造及创新。2017年,公司入股了澳大利亚皮尔巴拉锂矿公司,致力于打通上游原材料行业,延长产业链。

目前公司拥有超过2200名员工,包含1100名研发人员。到2020年研发投入约3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蜂巢能源与华为的合作将进一步解决新能源二手车残值难定、电池寿命无法准确评估、梯次利用没有数据支撑等问题。

蜂巢能源CEO杨红新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因动力电池原因发生故障的情况很多,却没有很好的预防机制。通过打通电池制造过程的所有数据,使得数据上“云”。在云上能便实现智能计算、评估电池健康状态、故障预警、风险监控、故障处置以及远程升级,同时还能提供为二手车及梯次利用提供评估报告。

杨红新表示,数字化体系一旦建设完成,除了能极大优化电池制造环节及后续的监管,另一大优势便是能快速复制产线。

天风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动力电池行业短期驱动因素为政策补贴,但是中长期来看根本驱动因素为下游电动车的经济性与产品竞争力,即考虑下游电动车何时能够平价,以及电动车何时相较于燃油车有产品力的优势。

他们认为,经济性方面,2023年有望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低于燃油车。产品力方面,电动车的安全性与智能化相较于燃油车有优势,在实用性方面已从“够用”至“好用”阶段,整体产品力已差距不大。预计2023年后将实现电动车对燃油车全面替代,届时动力电池行业有望受益。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星链

[0:15ms0-1:102ms